近日,马耳他总理罗伯特·阿贝拉(Robert Abela)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公开表态支持建设地铁系统,称其为“马耳他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也是国家必须走的道路”。这一表态,重新点燃了社会对于地铁建设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讨论。
不过,仅在五个月前,交通部长克里斯·博内特(Chris Bonett)才曾直言,2021年公布的地铁计划“对于马耳他而言过于昂贵”。政府高层在短期内出现的不同声音,让外界更加关注:马耳他到底该不该修建地铁?如果修,又该如何平衡成本、时间和社会需求?
总理:地铁是唯一能彻底缓解交通的方法
阿贝拉是在接受 Malta Daily 专访时表态的。他透露,政府目前仍在与 Arup(英国跨国咨询公司,2021年原始方案的设计方)保持沟通,预计未来数周 Arup 的代表团将访问马耳他,并与政府在技术和政治层面进行讨论,自己也会直接参与。
阿贝拉坚称,尽管马耳他“也能在没有地铁的情况下继续生活”,但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地铁是我们必须走的道路”。他强调,当前政府能采取的措施仅能部分缓解交通问题,例如优化公交系统、改善道路管理,但这些都无法替代一套覆盖全岛的轨道交通网络。
“这是马耳他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阿贝拉说,“它不仅需要巨额资金,还需要跨越多届政府持续推进。但如果没有政治意愿,这个项目永远无法实现。”
交通部长:62亿欧元的方案“太昂贵”
与阿贝拉的坚定相比,交通部长博内特的表态要谨慎得多。今年4月,他在 RTK103 的访谈节目中,被问及是否会继续推进地铁建设时,既没有确认,也没有完全否认,只是强调政府“在研究长期交通规划”。
博内特承认,地铁是最佳公共交通方式,但也直言2021年的原始方案存在问题:
- • 总造价高达62亿欧元,远超马耳他财政承受能力;
- • 线路设计集中在首都瓦莱塔,缺乏对更多城镇的覆盖;
- • 工期预计长达20年,意味着项目要跨越至少三届甚至四届政府才能完工。
他认为,地铁方案必须修订,否则难以落地。
国民党的替代方案:无轨电车
事实上,围绕地铁建设,马耳他政坛早已展开激烈争论。反对党国民党(PN)一直批评政府的地铁计划“不切实际”,并在2022年大选政纲中提出了替代方案——建设无轨电车(trackless tram)。
根据国民党的设想:
- • 系统将包括6条线路和47个车站,覆盖范围比地铁更广;
- • 工程造价约28亿欧元,不到地铁预算的一半;
- • 工期仅需5年,远短于地铁的20年规划。
国民党认为,这一方案不仅经济实用,而且能够更快缓解马耳他的交通困境。
然而,阿贝拉在采访中对这一替代方案提出质疑。他表示,国民党的提案虽然“不是一个坏系统”,但缺乏像 Arup 那样的国际专业背书,缺少科学数据支持。他强调,公共交通建设不能沦为政党互相攻击的工具,而应是全社会共同推动的长期战略。
地铁真的能解决马耳他的交通难题吗?
马耳他交通长期面临严重的汽车依赖问题。数据显示,马耳他是欧洲人均汽车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道路常年拥堵。理论上,地铁的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替代出行方式,缓解道路压力。
但根据2021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即便地铁建成,马耳他的道路汽车数量仍会继续增加。这意味着,地铁未必能自动减少车辆使用率。
一些学者指出,这与“公地悲剧”现象类似:许多车主希望“别人坐地铁,自己开车上路”,结果大家都继续选择开车,导致拥堵依然存在。如果政府不配套采取限制私家车的措施,例如提高停车费、增加燃油税或实施城市限行,仅靠地铁未必能解决问题。
巨额投资与国家承受力
另一个绕不开的争议点是资金问题。马耳他人口仅约50万,却要承担动辄数十亿欧元的基建支出,是否值得?
反对者认为,62亿欧元的投资可能会对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挤压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预算。而且长达20年的工期也意味着不确定性极高,政治更迭可能导致项目半途而废。
支持者则强调,地铁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旦建成,它将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投资和游客,带动沿线地区发展,从长远来看甚至可能收回成本。
思考与展望
地铁计划引发的争议,不仅仅是关于“修不修”的问题,而是反映了马耳他社会在发展道路上的多重矛盾:
- • 短期与长期的冲突:是选择5年即可见效的无轨电车,还是坚持20年的地铁愿景?
- • 财政与未来的抉择:国家能否承受巨额投资?未来收益是否足以覆盖成本?
- • 政治与共识:当项目跨越多届政府时,如何避免因政党更替而半途而废?
总理阿贝拉所说的“政治意愿”或许正是核心。无论是地铁还是无轨电车,马耳他都需要一条切实可行、能获得广泛共识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一点,再宏伟的蓝图也可能沦为空谈。
未来数周,随着 Arup 代表团抵达马耳他,政府与专家的谈判结果或许能给公众一个更清晰的方向。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围绕地铁的讨论,仍将长期占据马耳他的公共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