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条灵魂拷问!击碎移民马耳他的童话滤镜【粉丝投稿】

12条灵魂拷问!击碎移民马耳他的童话滤镜

2025年钟声敲响,马耳他中文网全体同仁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新年新气象,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重磅礼物”——一篇来自读者H先生的深度投稿。H先生已在马耳他生活3年,他以亲身经历,为我们揭开马耳他移民的“神秘面纱”。H先生和我们的编辑坦言,他已决定离开马耳他,前往其他欧洲国家生活。而这篇长文,是他对3年马耳他生活的总结,也是对国内一些移民中介“过度包装”马耳他的有力回击。关于移居的目的地,H先生表示不愿透露其即将移居的欧洲国家,但坦言自己是通过马耳他永居MPRP项目来到马耳他生活的。

作为一家保持中立和客观的媒体,马耳他中文网始终致力于为读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H先生的文章虽然观点犀利,但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真实信息,这些信息在中文互联网上难得一见。我们相信,这篇投稿文章能够帮助更多像H先生一样的中国人,了解真实的马耳他,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H先生的文章究竟揭示了哪些马耳他移民的真相?他为何最终选择离开?各位看官请看下去,了解H先生认为马耳他最差的12个方面。

欢迎来到最不典型的欧洲国家马耳他!在这里,你将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惊喜”,刷新你对“效率”、“契约精神”、“卫生”、“基建”乃至“常识”的认知。如果你抱着对欧洲的固有印象而来,那可就要做好“三观尽毁”的心理准备。

1. 不规划是一种能力

如果你指望在马耳他遇到一个高效的政府和管理机构,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洗洗睡吧!各种和政府打交道的事情,那叫一个“龟速”,而且各种不合理的操作层出不穷,毫无规划可言,审批效率更是低到令人发指。

我给你说个“活生生”的例子,绝对能让你大跌眼镜:一个本地人在自家老宅的原址上盖新房,所有正规的申请手续都走了,规划局也批准了。结果呢?房子盖好都一年了,人都住进去了,政府突然跑来敲门,说:“不好意思,你这房子挡在我们规划的公路上,得拆!”听说现在这户人家还在跟政府打官司,扯皮扯得昏天黑地。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拆迁大戏”,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开发商,而是政府自己!

更离谱的是,你敢相信吗?整个马耳他岛不到300平方公里,居然连个像样的邮编系统都搞不定!你搬进新家,十有八九会发现,你家既没有邮编,也没有街道号,更别提什么门牌号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知道,可能他们觉得“地小好管理”是个伪命题吧。你说中国地大物博,邮编管理起来复杂,那还能理解,可你马耳他还没北京一个区大呢,都能管理成一团乱麻,这就实在说不过去了吧?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你搬进新家,想装个网络?跟电信公司联系后,结果电信公司会告诉你:“非常抱歉,我们查不到你家的地址。”接下来,电信公司会要求你提供各种“奇葩”的地址证明,包括但不限于:街道照片、前后左右邻居家的照片、你家门口的照片,甚至还要水电费账单!否则,对不起,网络没得装。这些原本应该由政府规划和管理的公共信息,在马耳他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问三不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说到水电费账单,那就更有意思了。马耳他的水电费账单,大概每两个月来一次。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不能一个月来一次呢?好吧,两个月来也行,但这个时间也极其不稳定,有时候不到两个月就来了,有时候又拖到三个月才来。而且,账单来的时间也是随机的,有时候是月初,有时候是月末,完全没有规律可循。

2.流程不合理,但是马耳他人接受

要说马耳他的办事效率,那简直能让你怀疑人生。听说有申请永居的朋友,辛辛苦苦跑去移民局采集了生物信息,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戈多”模式。等啊等,等啊等,眼看花儿都谢了几茬了,身份卡还是不见踪影。好不容易联系上政府,得到的回复竟然是:“不好意思,我们不小心把您的生物信息弄丢了,您得重新来采集一次。”这可是生物信息啊!还能有这种操作?!

你以为这只是政府部门的个例?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丢三落四”的毛病,在马耳他的许多本地企业也屡见不鲜。比如,你在电商网站上买东西,下单的时候明明显示库存充足,结果等快递小哥上门的时候,却告诉你:“不好意思,没货了。”更离谱的是,钱还不给退,只能让你下次下单的时候抵扣。这不是明摆着强买强卖吗?最奇葩的是,这个抵扣流程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没有自动抵扣?没有优惠券代码?统统没有!你只能老老实实地电话联系客服,然后和客服进行沟通,让他们手动帮你抵扣。

总之,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商家,再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马耳他的办事效率之低下,流程之不合理,简直让人无力吐槽。更可怕的是,大家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默默忍受着这种低效,没有人想去改变,没有人想去优化,一切都是“凑合就行”。这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才是最让人无奈的。

3.契约精神是什么?

说起马耳他人的契约精神,嗯……怎么说呢,就好像在玩“捉迷藏”,只不过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藏在哪里,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你指望他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简直是在做梦!

就拿政府办事来说吧,我申请马耳他永居的官方文件上明明写着“四个月办结”,你可千万别当真。一年半载办下来,那都算是快的!你要是着急去问,他们只会说:“事情比较多嘛,再等等。”和本地人约好拿个二手货,那更是一场冒险。约好的时间?不存在的。你等来的不是货,而是无尽的沉默和失联。最后,对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彻底消失,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马耳他百慕大三角”。

找本地工人干活,那更是考验你耐心和承受力的时刻。你别指望能约到一个准时准点的工人,他们口头禅永远是那句:“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告诉你。”(If I have time, I will let you know.)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什么时候有空,我自己也不知道,你等着吧。”你问他大概要等多久?一天?一周?一个月?他只会神秘一笑,再次重复那句“will let you know later”,让你瞬间崩溃。

就是因为缺乏这种普遍的契约精神,导致在马耳他办事情变得异常艰难。你的时间不确定,他的时间不确定,大家的时间都不确定,最后所有的事情都被无限期地拖延。安装工人的时间不确定,工厂生产的时间不确定,最终上门安装的时间更是遥遥无期。当然,我不是说所有马耳他人都是这样,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这种缺乏契约精神的社会氛围,无疑给马耳他的发展增添了重重阻力,让一切都慢了下来……

4.你敢住纯手工打造的建筑?

马耳他拍出来的照片,那叫一个美轮美奂,黄澄澄的小楼,浓浓的北非风情,随便一拍就是大片。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安全隐患。你可能都没听过这种新闻:马耳他一老翁在自家阳台上悠闲地纳凉,没想到阳台连人带物,直接从墙上掉了下去!幸好只是二楼,送医及时,这才捡回一条老命。朋友们,阳台说掉就掉,你敢信?

其实,马耳他本地住宅质量差,那绝对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马耳他人特别流行老宅翻盖,他们的“发财致富经”大致是这样的:把祖上传下来的老房子拆掉,然后在原址上“拔地而起”一座四层高的现代化公寓。原本两层的房子,瞬间变成四层,自己住一套,剩下的三套就可以高价卖出去或者出租。这十几年,马耳他房价一路飙升,本地人靠这招可是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这翻盖的过程,他们通常就是找村里认识的“熟人施工队”来干活。什么设计图纸?什么规划审批?什么环境评估?统统不存在的!直接开工就完事儿,用他们“祖传”的、号称传承百年的“老马耳他手艺”一砖一瓦地往上垒。真的是一砖一瓦垒上去的!盖一栋四层楼的公寓,基本就跟搭积木差不多,就这样的“手工作坊”盖出来的房子,质量能好到哪里去?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朋友家里安装窗户的卷帘,结果装到一半,安装师傅突然发现:这墙顶怎么歪歪扭扭的,根本就不是一条水平线!朋友正要抓狂,只见那师傅淡定地从口袋里掏出几个木块垫片,三下两下就把问题“解决”了。那师傅还是个意大利人,一边装还不忘一边调侃:“哎呀,在马耳他,房子不直不平,那才叫正常!我们在意大利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们中国肯定也是一样吧?但在马耳他嘛,都是手工搭建的,能直能平才怪呢!”

5.热是真的热,前所未有的热

如果你以为“热情好客”是马耳他唯一的“热”情,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里的夏天,热得那叫一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那种能让你怀疑人生、重新定义“热”的程度。什么叫“前所未有的热”?来马耳他过个夏天你就知道了,保证让你终身难忘。

这热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持续时间超长待机,从六月开始就进入“烧烤模式”,一直持续到九月底才肯依依不舍地退场。这期间,你几乎看不到一丝凉风,就算偶尔刮点风,那也是从北非撒哈拉沙漠远道而来的“特快专递”——热风,裹挟着细沙,再给你免费附赠一波热浪,那感觉就像是直接把你扔进了烤箱里,还是那种不带预热的直烤。

整个国家,从六月到九月,几乎都处于半停摆状态,应该说是完全停摆状态。大家都躲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也是找有空调的地方钻。没办法,这种天气,谁还顾得上工作?更让人崩溃的是,供电系统也跟着“凑热闹”。大家都躲在家里吹空调,用电量那是蹭蹭地往上涨,马耳他的供电系统本来就有点“小脾气”,这下可好,直接“罢工”了。

6.没听过自动铅笔的国度

刚来马耳他的第一年,我简直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我发誓,我跑遍了整个岛,大大小小的文具店,超市的文具区,愣是没找到一支自动铅笔!你没听错,是那种按一下就能出铅的自动铅笔!这里只有那种需要用铅笔刀削的传统铅笔。我当时就纳闷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虽然传统的铅笔也能用,但用惯了自动铅笔的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更夸张的是,我看到一些中国孩子带着自动铅笔去学校,居然还能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和侧目!那眼神,就好像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样。我当时就灵光一闪,这难道不是一个商机吗?在马耳他倒卖自动铅笔,说不定能发家致富奔小康啊!不过,谢天谢地,这两年情况总算有所好转了。在一些大型的书店里,终于能看到自动铅笔和笔芯的身影了。虽然选择不多,价格也略贵,但总算是有了。看来,时代的车轮还是滚滚向前的!

7.进图书馆居然要办卡?

要说马耳他的图书馆,那真是让人一言难尽。用“资源匮乏”来形容,都算是客气的了。各个城区的图书馆,小得可怜,藏书也少得可怜,感觉像是走进了某个小学的图书角。这和本地人不太爱读书肯定脱不了干系。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MCAST(马耳他学院)新建的图书馆,看起来还挺像模像样的,宽敞明亮,设施也挺新。我心想,这下总算有个像样的图书馆了吧?结果一问才知道,来图书馆看书还要办卡?”我走过这么多国家,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操作。图书馆这种地方,不应该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吗?怎么到了马耳他,就变成了“会员制”了?奇怪的是,这个图书卡一次只能借三本书,而且卡片有效期只有一年,到期了还得重新办理。这难道不是在变相地劝退读者吗?一家三口想去图书馆看书,还得一人办一张卡,一人一卡,这是什么逻辑?难道爱读书还会传染不成?

一个国家,如果都不爱读书,不爱学习,那还谈什么未来?真是让人替他们捏一把汗。难道他们不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吗?

8.我喜欢所以你必须要喜欢

要说马耳他人的“爱狗之心”,那真是天地可鉴、日月可表。走在马耳他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里简直就是个“汪星人”的乐园。不过,你可别以为满大街都是萌萌哒马耳他犬,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里流行的,反而是各种“混血”的、说不上品种的土狗,甚至还有一些体型巨大、凶猛异常的犬种,有些狗在美国或者中国,那可是明令禁止饲养的!

马耳他人对狗的喜爱,那真是到了“溺爱”的程度,把狗当孩子一样看待,这一点我倒是可以理解。但是,他们这种“爱”似乎有点过了头。商场可以带狗,衣服店可以带狗,就连咖啡厅也可以带狗!这下可好,喜欢狗的人自然是乐开了花,但那些不喜欢狗的人呢?他们又该怎么办?难道就活该忍受这些“汪星人”的骚扰吗?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变相的“暴政”和“强迫”吗?就好像在强迫所有人都要喜欢他们家的狗一样。而且,狗毕竟不是人,它们不会像人一样“察言观色”,一旦管教不好,那就是一顿狂吠,吵得你头都大了。很遗憾的是,马耳他人似乎不太擅长管教他们的狗,任由它们在公共场合撒欢。

总之,在这里,你不得不接受这种“爱狗至上”的社会氛围。

9.走到一半消失的人行道

要说马耳他的道路设计,那绝对是“开车党的福音,行人党的噩梦”。你明显能感觉到,设计师们在规划的时候,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行人”这两个字。他们的理念大概是:既然大家都有车,那还走什么路?于是,你在马耳他走路,就会经常遇到各种“奇葩”的状况:走着走着,好端端的人行道突然就没了!就像玩“消失的魔术”一样,瞬间让你无路可走。

更搞笑的是,有时候路的一侧有人行道,另一侧却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就算好不容易找到了人行道,那宽度也窄得可怜,两个人面对面走,不小心就要“亲密接触”一下。走在普通的小路上,勉强还能应付,虽然有点不方便,但至少没那么危险。可一旦走到环岛,完全没有斑马线,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刺激”。四面八方的车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过来,喇叭声、引擎声此起彼伏,让你瞬间手忙脚乱,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躲避这些“钢铁猛兽”。

这也难怪马耳他本地的新闻,感觉有三分之一都是关于交通事故的:车撞车、车撞自行车、车撞摩托车、车撞人……

10.最不绿的欧洲国家

要说欧洲哪个国家“最不绿”,那马耳他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冠军。你如果抱着“欧洲遍地是绿色”的刻板印象来到这里,那可就要大失所望了。

马耳他这地儿,天生就不是植物生长的“好地方”。地中海气候嘛,夏天那是暴晒酷热,一滴雨都见不着,活像个大烤箱;冬天呢,又变得湿冷阴雨连绵,让人心情都跟着发霉。而且,整个岛的地势也比较平坦,连个像样的高山都没有,这就导致了山阴处无法积聚湿气,想找个凉快潮湿的地方都难。更要命的是,马耳他四面都被地中海包围着,还是那种超级咸的海水!淡水资源极其匮乏,人工淡化海水的成本又太高,连人喝水都成问题,你还能指望他们拿淡水去浇花种树?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就造就了马耳他“欧洲最不绿”的称号。在这里,你别指望看到什么绿地、公园、植物园,这些在其他欧洲国家随处可见的东西,在马耳他简直就是“稀罕物”。唯一能看到点绿意的时候,大概就是冬季和春季雨水比较多的时候。这时候,各种小草和野花会“野蛮生长”,给光秃秃的土地添上一些色彩。但如果你想看森林?那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在马耳他,森林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1.这里讲卫生吗?

要说马耳他的卫生状况,嗯……只能说,如果你对卫生有较高要求,那来这里可能需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毕竟,就像前面说过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大家对卫生的要求也就相对较低。

就拿孩子们在学校吃饭来说吧,你基本看不到老师提醒孩子们饭前要洗手。他们的逻辑大概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放养式”的卫生习惯,真是让人捏一把汗。更让人“头大”的是垃圾处理方式。每天等待收走的垃圾,就直接堆放在大街上!在夏天这种高温天气,那简直就是蚊虫和蟑螂的“天堂”。想象一下,走在街上,到处都是嗡嗡乱飞的苍蝇,地上还时不时爬过几只蟑螂,这种环境,你还敢在外面餐厅吃饭吗?

另外对于打疫苗这种事,也让人觉得有点“随意”。医护人员打针的时候,不戴手套就算了,连酒精棉消毒的步骤都省了,直接“扎一针就走人”。感觉马耳他政府在这方面也“不太上心”,基本没有对国民进行过什么正规的卫生知识教育。

最夸张的是,夏天是马耳他的旅游旺季,游客非常多,按理说政府应该更加注意卫生治理情况才对。结果呢?圣朱利安的海水浴场居然还能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这说明什么?用一句比较“接地气”的话来说就是:“你在海里尿,我也在海里尿”,大家都在“共享”同一片海水……难怪有三分之一的外国游客觉得夏天来马耳他旅游,这里的卫生条件实在是“不敢恭维”。

12.寡淡的公民意识

要说马耳他人的公民意识,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那部分人,那真是让人一言难尽。究其原因,可能跟他们普遍不高的教育水平有关。记得看过欧盟的数据,大约40%的马耳他人高中都没有毕业,尤其是年纪较大的人。你没有看错。上过大学的也就四分之一。所以,这种教育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了他们公民意识的淡薄。他们奉行的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活哲学:自家门前雪,各人自己扫。你可千万别指望他们有什么公共意识,或者说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举几个“栗子”你就明白了:

  • 满地狗屎没有人捡:虽然马耳他的法律规定了遛狗时主人必须为狗清理粪便,但是大部分的马耳他人会直接无视,即使这是法律!所以如果你行走在马耳他的街头,务必小心踩着地上的狗屎。
  • “天降脏水”是常态: 你走在马耳他的大街上,可得小心头上!因为你随时可能遭遇“天降脏水”的袭击。他们洗阳台的脏水,都是直接从二楼、三楼往下泼,根本不会考虑楼下行人的感受。
  • “抖落一身尘土”是习惯: 家里的地毯脏了?没关系,拿到阳台栏杆外面抖一抖就行了!至于抖落的灰尘和土屑飘到哪里?那就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了。
  • “装修扰民”是“理所当然”: 如果你楼上在装修房子,那你也做好跟着一起“装修”的准备吧!因为他们默认装修产生的粉尘和垃圾就应该飘到你家,而且他们也不会对此有任何歉意。
  • 另类的“扔”垃圾: 很多马耳他的房子都是二三层的小楼,按理说下楼扔个垃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每天扔厨余垃圾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各种“高空抛物”的奇观:一些老太太直接站在二楼阳台上,拎起一袋子食物残渣,“嗖”地一下就往下扔!“啪”的一声巨响,垃圾袋破不破?里面的汤汤水水洒没洒出来?他们根本不在乎!反正垃圾不在我家就行,至于楼下变成什么样,那就跟他们没关系了。

马耳他的这种社会现象,像极了中国一些小县城的状态,大家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种缺乏公共意识的现象,实在是无法一朝一夕地被快速解决,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奈。


我在这个地中海上的小岛居住了3年,我的感觉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反差萌”集合体。它有着迷人的海景,却也有着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之处。在这里,你会体验到各种“意想不到”,各种“匪夷所思”。如果你追求的是井然有序、高效便捷的生活,那马耳他可能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喜欢体验不同的文化,喜欢发现生活中的“小插曲”,喜欢用调轻松侃的眼光看待世界,那马耳他绝对能给你带来一段难忘的经历。最后,我用一句“过来人”的忠告来结束本文:来马耳他之前,请务必放平心态,降低预期,并准备好一颗强大的心脏!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相信你和马耳他中文网的小编一样,惊叹于H先生的文笔和表达能力。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本文为读者投稿,文中观点仅代表H先生个人立场,与马耳他中文网无关。 我们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不同声音提供展示的平台。

作为生活在马耳他的中国人,我们热爱这个国家的阳光、大海和蓝天,也欣赏这里善良淳朴的人民。显然H先生的文章包含了许多个人主观印象,但其中部分内容也反映了马耳他的现状。我们相信,只有允许不同的声音,才能促进相互理解和进步,才能让马耳他变得更好。

那么你怎么看?H先生的观点是否属实?是否存在夸大之处?请发送邮件至hello@51malta.com说出你的看法。

本文由马耳他中文网撰写及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malta.com/article/8411

(0)
马儿不理他马儿不理他
上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下午3:14
下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上午8:47

相关推荐

  • 马耳他居民前往瑞士的签证指南

    马耳他,作为欧洲联盟的一员,其公民享有在欧洲内部自由移动的权利。那么,作为马耳他的居民,前往瑞士是否需要办理签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瑞士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但它是申根区的一部分,与欧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于欧盟国家,包括马耳他的公民来说,前往瑞士旅行并不需要单独的签证。 在大多数情况下,马耳他公民只需要有效的护照或者身份证,就可以入境瑞士,并…

    2023年5月15日
  • 品味马耳他:进口食品与超市精选推荐

    马耳他,这个地中海的珍珠,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然而,作为一个岛国,马耳他的本土食品资源相对有限。因此,进口食品在马耳他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将为您推荐马耳他当地的进口食品和值得一游的进口超市。在马耳他,您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例如,意大利的奶酪、西班牙的火腿、法国的葡萄酒和糕点、英国的饼干和茶,以及亚洲的方便面和调料等。这些进口…

    2023年4月27日
  • 马耳他史前圣地: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

    在马耳他岛上,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那就是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Ħal Saflieni Hypogeum)。这个史前时代的遗址不仅是世界上唯一的地下史前神庙,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珍贵见证。当你踏入这个古老的地下宫殿时,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5000年前。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位于马耳他城市保拉附近,是一座由三层构成的地下结构。宫殿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

    2024年3月8日
  • 1693年那场大地震,如何重塑了马耳他古都的命运?

    马耳他,这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以其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它的众多宝藏中,古都姆迪娜(Mdina)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这座雄伟的城墙之城,以其宁静、庄严的氛围被誉为“寂静之城”。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姆迪娜今日的辉煌面貌,并非完全是历史的自然沉淀,而是源于一场被岁月掩盖的巨大灾难——1693年的西西里大地震。这场地震,在摧毁了…

    2025年9月19日
  • 从马耳他出发,意大利西西里岛旅行指南

    马耳他与西西里隔海相望,距离约90公里。作为地中海的两个瑰宝,这两个地方各具特色,是许多旅行者的必游之地。如果你已经在马耳他度假,不妨安排一次前往西西里的短途旅行,体验不一样的风情。本文将为你提供详细的旅行指南,帮助你规划从马耳他出发到西西里的完美旅程。 一、交通方式从马耳他到西西里,最常用的交通方式有两种:渡轮和飞机。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

    2024年7月1日
  • 马耳他新绿地:斯宾塞花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在马耳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地和自然空间的逐渐减少,城市居民对于休闲和放松的需求愈发迫切。为此,位于马萨(Marsa)的斯宾塞花园(Spencer Gardens)经过一番 revitalisation(复兴)工程,最近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场所。今天让我们详细介绍这座花园的历史背景、改造内容以及它为游客带来的新体验。 斯宾塞花园位于马萨…

    2024年12月6日
  • 为什么在马耳他的你不需要担心食品安全?

    马耳他作为一个地中海岛国,其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确保国民的健康和安全,马耳他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从严格的法规标准到高效的监管体系,从广泛的公众教育到先进的技术应用,马耳他全方位、多层次地保障了食品安全。本文将详细探讨马耳他是如何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每一位居民和游客都能放心享用安全、健康的食品。 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马…

    2024年7月15日
  • 你吃过Lampuki吗?为什么马耳他当地人最喜欢吃它

    马耳他,这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不仅以其古老的历史和迷人的景色闻名,还因为其独特的海鲜文化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众多海鲜中,有一种鱼特别受到马耳他人的喜爱,那就是Lampuki(音译:蓝普奇),也就是其他地方称之为Mahi-Mahi或Dorado的鱼种。 Lampuki,这种以其惊人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而在马耳他水域备受追捧的鱼种,仅需四个月便能达到成熟…

    2024年3月12日
  • 马耳他博物馆大观:深入了解岛国的故事与遗产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中海岛国,马耳他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片土地上的博物馆见证了多个文明的兴衰更迭,成为了展示马耳他历史和文化的宝藏之地。在这里,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值得一游的马耳他博物馆,让您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这个迷人岛国的历史与文化。 马耳他国家考古博物馆 位于首都瓦莱塔的马耳他国家考古博物馆(Malta National Archaeolog…

    2023年4月30日
  • 带回家的马耳他:五种特色纪念品让你珍藏一生

    纪念品在保持我们对旅行日记的兴趣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即使相隔千里,多年以后,这些纪念品仍然能让你回想起旅行的美好时光,帮助你重温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果你正计划前往阳光明媚的马耳他,这里有五个值得购买的纪念品。 手吹玻璃 马耳他拥有许多精湛的手工艺人,他们擅长使用手吹技巧制作令人惊叹的玻璃制品。这些玻璃制品形状独特,设计独特,颜色鲜艳,是购买纪念品的理想选择。从…

    2023年5月8日
  • 马耳他9大不能错过的历史景点推荐

    在欧洲的心脏地带,马耳他群岛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而著称。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土地都充满着故事,讲述着从公元前5900年至今的悠久历史。对于热爱历史的旅行者来说,马耳他不仅仅是一个旅行目的地,它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等待着你去翻阅。下面,我们将带你深入探索马耳他九大不可错过的历史景点,每一个都是时间的见证者,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1. 瓦莱…

    2024年2月20日
  • 持马耳他永居卡去英国旅行:免签不免签

    持有马耳他的永久居留证的人员可能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我要去英国旅游,是否需要签证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你的国籍、你计划在英国停留的时间,以及你计划在英国进行的活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因素,并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持马耳他永居卡的人去英国旅行可能需要的签证情况。 > 通过马耳他中文网申请马耳他永居…

    2023年5月16日
  • 聊一聊母语是英语的欧洲国家有哪些?

    在欧洲,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多个国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英语并非所有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但在教育、商业和日常交流中,英语的使用非常广泛。本文将探讨欧洲的几个主要使用英语的国家,以及英语在这些国家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英国:英语的发源地英国,作为英语的发源地,无疑是欧洲最主要的英语国家。英国的英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现…

    2024年1月15日
  • 二战未解之谜,马耳他莫斯塔圆顶大教堂为何幸免于难?

    在欧洲,有许多建筑奇迹历经战火却依然屹立不倒,而马耳他的莫斯塔圆顶大教堂(Mosta Rotunda)无疑是其中最传奇的一座。这座宏伟的新古典主义教堂不仅是马耳他的地标,更因二战期间的一场“神迹”而闻名于世——1942年,一枚纳粹炸弹穿透了教堂的穹顶,却奇迹般地没有爆炸,拯救了当时正在祈祷的300多名信徒的生命。 这个故事究竟是巧合,还是真正的神迹?这座教堂…

    2025年4月14日
  • 马耳他通话指南:国际区号和拨号步骤

    在这个全球化紧密相连的时代,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与世界各地的联系都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果您想要联系位于地中海心脏的马耳他,无论是商务沟通还是个人联络,了解正确的拨号方式至关重要。马耳他,这个风景如画的岛国,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吸引着全球游客,也在国际商务和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马耳他的国际区号要联系马耳他,您需要知道其国际区号( 电话代码):+356。 这…

    2023年12月26日
  • 在欧盟其他国家购物带回马耳他:你要了解的税务规定

    马耳他是欧盟的一员,享有欧盟的内部市场待遇,这意味着在欧盟其他国家购买的商品,在带回马耳他时,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支付额外的税费的。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和限制条件需要注意。以下就详细介绍在欧盟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后带回马耳他的税务规定。 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流通原则上不再征收关税,这意味着你在法国、德国或者其他欧盟成员国购买的商品,可以免税带回马耳他。这种情况下…

    2023年5月17日
  • 马耳他祭出“安全组合拳”:随机路检新规为旅游业加码护航

    近年来,旅游安全已成为全球热门目的地争夺游客信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这个地中海上的美丽岛国——马耳他来说,吸引游客的,不仅是阳光海岸与历史古城,更在于它是否能够向旅客和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友好且值得信赖的环境。就在本周,马耳他酒店与餐饮协会(MHRA)发出强有力的支持声明,力挺政府推出的随机道路酒精与毒品检测新措施,认为这将为马耳他“安全旅游胜地”的国际声誉…

    2025年8月29日
  • 福布斯旅行指南推荐:马耳他11家豪华酒店

    福布斯旅行指南,作为全球唯一为豪华酒店、餐厅、水疗中心及海上邮轮提供评级系统的权威指南,已经公布了2024年旅行指南星级奖名单。在这份备受瞩目的名单上,马耳他和戈佐岛的11家顶级酒店脱颖而出,这无疑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 这份名单汇集了全球各地的酒店,每家酒店被赋予了“推荐”、“四星”或“五星”的等级。根据福布斯的定义,“推荐”酒店具有“一贯的良好服务和设施…

    2024年2月22日
  • 史前的魅力:马耳他神庙的建筑艺术探秘

    位于地中海心脏地带的马耳他,蕴藏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其中史前神庙的存在更是独树一帜。巨石神庙、太阳神庙等代表作的出现,让马耳他成为了地中海古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这些神庙的建筑艺术,无论在规划布局、选材用料、装饰雕刻,还是在建筑比例上,都体现出了史前人类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今天,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马耳他史前神庙的建筑艺术。 首先,让我们关注神庙的布局设计。…

    2023年6月2日
  • 马耳他人去美国旅行免签吗?

    近年来,出国旅游和商务访问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民都在关注如何更方便地进入其他国家。其中,马耳他公民(即ma’er’ta)是否能免签进入美国成为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实际上,美国有一个免签证计划(Visa Waiver Program,简称VWP),允许符合条件的国家公民在不需要签证的情况下进入美国。本文将详细探讨马耳他公民…

    2024年6月4日
  • 为何欧洲人热爱马耳他?这里的旅游魅力你了解吗?

    马耳他,这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美丽海岛国家,近年来逐渐成为欧洲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那么,是什么吸引了欧洲游客纷纷来马耳他旅行呢?本文将为您揭示马耳他旅游的魅力所在。 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马耳他是一个拥有七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上曾先后成为腓尼基人、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骑士团和英国等多个国家和文明的交汇点。这使得马耳他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迹众多,…

    2023年5月7日
  • 英国之旅的第一步:马耳他申请英国旅游签证的指南

    对于在马耳他的中国公民来说,有时候也会想要趁着假期前往英国旅游,感受那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这篇文章将会告诉你在马耳他如何申请英国旅游签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申请英国旅游签证的基本条件。英国旅游签证,也被称为“Standard Visitor Visa”,是允许持有者在英国逗留最长6个月的签证。它适用于旅游、探亲、商务访问等短期逗留的目的。申请人需要满…

    2023年8月10日
  • 马耳他骑士精神:探寻医院骑士团的历史足迹

    马耳他,这个地中海上的小岛国家,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旅游目的地的印象。然而,在这个充满阳光、海滩和历史遗迹的地方,却隐藏着一段深远的历史——医院骑士团的传奇故事。 公元11世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医院骑士团应运而生。他们最初的任务是在耶路撒冷为前来朝圣的基督教徒提供医疗照顾和保护。这个组织最初名为”圣约翰骑士团”,因其善…

    2023年7月20日
  • 马耳他美食为何会吸引我?

    在地中海的东南角,有一个被称为“梦幻岛屿”的国家,那就是马耳他。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我深知美食的力量,它可以引领我们踏上一场味觉之旅,探索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当我踏上马耳他这片土地时,我被这里的美食深深吸引。接下来,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品尝马耳他的丰富美食。 首先,我们得品尝马耳他的国民美食——Pastizzi。Pastizzi 是一款酥皮馅饼,馅料有时是…

    2023年4月17日
找客服 公众号 小红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