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承认在学位文件上出现重大错误时,这不仅仅是一次行政事故,更是一场关系到教育公信力的危机。马耳他大学近日就一项长达三年的文档归类失误公开致歉,并承诺采取一系列补救与制度改进措施。
三年间的标签错位,影响数百人
事件发生在2010年至2013年间,约有400名完成教育学研究生证书课程(PGCE)的毕业生,在他们的文凭附录(Diploma Supplement)上,被错误标注为“第二阶段”——也就是研究生(Level 7)资格。
事实上,该课程虽然面向已具备本科学位的申请者,但课程内容仍属于本科层级(第一阶段)。这种命名上的“Postgraduate”更多是为了说明入学门槛,而非代表实际学术水平的提升。教育事务专员经过调查确认,这一课程不能被认定为Level 7资质。
毕业生多年不知情,职业影响难测
更令外界意外的是,这一文件错误持续多年,毕业生从未被正式告知。虽然他们的教师资格(teacher’s warrant)依然有效,但在求职、晋升或国际学历认证中,错误信息可能引发混淆甚至质疑。
大学方面在声明中强调,PGCE毕业生接受过严格培训,完全有能力胜任教学工作,任何质疑课程含金量的说法都是对其专业声誉的不公平打击。
补救措施与制度反思
为避免对毕业生造成长远不利影响,马耳他大学宣布,将为有意深造或需研究生学历的PGCE毕业生提供“补足课程”(top-up programme),让他们能够将原有资格升级为符合标准的Level 7学历。该项目将在大学参议院批准后启动。
与此同时,大学已委托独立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调查事故原因,并提出防范建议,以强化质量保证流程。此举不仅是对受影响毕业生的回应,更是一次制度层面的警醒——确保学历文件的准确性与国际可认可度,是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长期坚持的底线。
修复信任,从真诚开始
从表面看,这是一场技术性错误,但在全球化的学历互认背景下,其潜在冲击不容小觑。一次公开道歉和补救行动,或许无法完全抹去不便与担忧,但它传递了一个信号:面对失误,教育机构的担当与透明,是重建信任的第一步。